标王 热搜: 创业大赛  企业产品推广  企业推广方案  创业好项目  企业网站推广方法  酷狗音乐  新零售  供应链  企业微博营销  物流 
 
瓷爱品牌招商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讯 » 创业宝典 » 正文

看看这类年:中国人债务负担到底有多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2-14  作者:365加盟网  浏览次数:755
核心提示:十年前,倘若说起家庭负债,大伙一直用美国老太太贷款买房提前享受、中国老太太存了一辈子钱也买不起房的段子来进行金融启蒙。...

十年前,假如说起家庭负债,大家总是用美国老太太贷款买房提前享受、中国老太太存了一辈子钱也买不起房的段子来进行金融启蒙。

到了现在,大家对家庭负债早已不再陌生,从贷款买房买车,到贷款上学与平时消费,特别是伴随近年来点对点、现金贷业务的普及,债务好像已经渗透到大家生活的很多方面。

从历史来看,中国人向来遵循量入为出的传统,是最爱存钱的民族之一。

但,自2008年以来,状况好像发生了变化历程了全国各地房价的轮番上涨,中国家庭负债水平屡革新高,以至于大家看到巨额债务数字也变得屡见不鲜。

那样,居民部门的负债水平到底到了什么程度?这是一笔值得细算的账目。

可能,读完本文,你会对自己和全体国民的负债情况有一个透彻认知。

居民部门的宏观杠杆率已超50%在衡量家庭负债状况时,有一个研究界最为常见的指标是居民杠杆率。

所谓杠杆率,刚开始是用来衡量公司负债风险的指标,具体指权益资本与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的比率,可以用来反映企业的还款能力。

然而,诸如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等权威机构在测算国内国家资产负债表时,使用了国际上惯用的全社会杠杆率来计算国民经济四大部门的债务水平,即政府部门、居民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和金融机构总债务占GDP的比重。

据此,拆分出来的居民杠杆率(居民部门债务占GDP比重)也成为衡量居民债务整体负担的要紧指标。

从上图中可以明确地看到,1996年中国居民杠杆率只有3%,2008年也仅为18%,但自2008年以来,居民杠杆率开始呈现飞速增长态势,短短六年间翻了一倍,达到36.4%,到了2017年二季度居民杠杆率已经高达47.4%,较之2008年激增了近30个百分点,也高于国际上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平均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数值尚未考虑住房公积金贷款和点对点、现金贷等贷款,假如将此纳入考察范围,那样,中国居民部门债务占GDP的比重已经于2017年7月突破了54%;假如根据目前速度扩张,到2017年底预计将达到56%左右,这与不少发达经济体60%以上的居民杠杆率水平已经相差无几。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居民部门杠杆率从20%上升到50%以上用了接近40年时间,而中国只用了不到10年,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暴涨速度之快可见一斑。

居民部门债务收入比高于77%衡量家庭负债情况的另一个较好指标是债务收入比。

顾名思义,债务收入比即为家庭债务余额与年收入的比值。

相较于居民杠杆率如此的宏观指标,债务收入比更能直接反映一个家庭的负担程度和债务风险。

基于这一思路,可以对中国居民部门整体债务收入比进行具体测算。

中国居民部门债务占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2006年18.5%疯涨至2017年8月的77.1%。

而该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商业银行统计数据,事实上,中国居民不只向银行借贷,还会向爸爸妈妈、亲戚、朋友借款,向很多的网络金融公司借款。

以点对点为例,截至2017年12月末,网贷之家统计的点对点贷款余额为1.22万亿元,而这类债务是没计算在内的。

由此推论,中国居民的实质债务收入比高于77.1%。

居民部门短期债务收入比超70%严格意义上来讲,债务是一个存量定义,而GDP或是可支配收入均为流量定义,因此将债务同GDP或是可支配收入做除法,逻辑上并非非常严谨。

不过,作为研究界惯用的测算方法,居民杠杆率与债务收入比等指标依然可以说明不少问题。

既然逻辑上存在肯定的缺陷,因此有必要选择一个更为适当的指标来衡量家庭负债状况。

综合评估后,苏宁金融研究院将居民短期债务收入比纳入考虑范围,其重要原因在于:虽然在这里,债务依然是存量的定义,但短期债务显然要比长期债务愈加贴近于流量。

从上图可以明确地看到,来自中国居民部门的短期债务收入比,明显要比债务收入比理想得多。

不过,自2009年开始,短期债务收入比便一直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且6年间翻了一倍有余,从2008年的10.16%升至2014年的20.64%,这同样也是债务收入比增长过快的一个信号。

近期几年,国家统计局没发布居民部门的可支配收入数据,但短期债务收入比上升的趋势仍在延续是不争的事实。

需要指出的是,千万不要由于短期债务收入比数值尚且不高就心怀侥幸。

由于所谓短期负债,是指将在1年(含1年)或者超越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这当然不包含居民部门负债的头号负担房贷。

尽管房地产按揭还款的期限长达10-30年,但每月或每年的还贷仍是当期的短期债务。

数据显示,来自居民部门的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自2012年第三季度起一直高于短期贷款,且从2015年第三季度开始,二者差距有明显的加强趋势,中长期贷款占比一度达到94.9%。

最近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的比重虽然有所回落,但也维持在70%以上(参见下图)。

居民部门贷存比攀升到63.2%除去上述三个指标外,居民部门的贷款与存款之比同样可以对居民负债水平加以度量。

其中,居民存款余额可以反映居民的资产和财富情况,居民贷款余额则可以反映居民的负债情况,因此居民部门贷存比也可以衡量举债和偿债能力的变化趋势。

从上图可以看到,中国居民部门贷款/存款的数值一直呈大幅上行态势。

2009年1月至2017年11月,居民部门贷存比从24.6%攀升到63.2%,债务负担创下了历史新高。

居民部门新增贷存比在70%上下与前文所述的债务收入比类似,上述贷存比指标用的同样是一个存量定义,在此大家用新增贷存比指标作为当期流量指标,来衡量新增居民债务与新增居民资产的变化趋势。

从上图可以看到,居民部门新增贷存比的走势并不稳定,近几年的均值一直在70%上下。

不过从季度数据来看,近来居民部门新增存款有降低趋势,而新增贷款有上升趋势。

这也侧面反映出,中国家庭的负债水平有持续走高之势。

正视负债是改变将来的重点一步应该注意的是,无论是选择什么指标,都暗示着同样的事实,即中国家庭的负债程度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这不利于改变民生与国民经济的长期进步。

究其缘由:一方面,过高的债务让无数家庭有钱不敢花,即使他们收入再高,在巨额债务面前也是枉然,仅一个房贷就足以让他们节衣缩食,更不需要提孩子将来的教育成本及各项生活开支。

其次,近年来中国居民杠杆率迅速上升,且集中在房产范围,难免会引发大家对次贷危机与房产泡沫的担心,尤其是自2016年年底以来,因为规模和占比控制,按揭贷款受限,居民被迫借道高本钱、短期化、风险大的消费贷款,甚至网络金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过桥贷款等等,过度加杠杆进入楼市,从而让本处于安全区的居民杠杆率,开始显现出结构性风险。

因此,大家需要正视居民部门负债过高这一问题,在合理配置自己资产确保增值的同时,不忘提高自己的常识储备、业务水平与各方面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报酬。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口袋里的钱多了,大家才能过上好日子。

另外,正视我们的负债状况,根据前文介绍的各种办法来好好计算一下,自己是不是已经身处被债务拖累的困境中。

可能,这是你改变将来生活水平的重点一步。

 
关键词: 商业财经
 
[ 创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创业资讯
点击排行
中国大学生创业网 - 加盟,加盟好项目,小本创业,2020最有前景的创业项目